自行車騎士協會秘書長 何麗卿、亞洲車神 黃金寶、主持人 應鎮國 TRINITY ADVANCED SL 以最先進的全低風阻設計,挑戰嚴苛的計時車與三鐵競技。AERODRIVE整合式車手把、車手豎桿與前叉設計,兼具有極佳剛性、最佳騎乘幾何調整範圍,加上低風阻管形和走線設計,來自於職業選手回饋與嚴苛的風洞實驗分析,將低風阻理念貫徹至每一個細節。 GIANT TCR ADVANCED SL 100 LTD 捷安特 建國百年限量紀念車以不退流行的黑色與銀色為基調做設計,從車頭的精神象徵選用建國百年的100圖案為設計拉出貫徹整車的精神,車架上管與下方皆以層層疊疊普普風的100圖案交錯出「無限100」的意象。成車變速系統選用SRAM Apex,搭配上易於爬坡的齒比適合車友們攻克台灣多丘陵地與爬坡的山路。 ESCAPE CITY 享受愉悅、不受拘束的騎乘,不論騎乘在自行車道或是週末近郊,一切以輕鬆、簡單為訴求。ALUXX鋁合金車架搭配容易操作的變速器,能廣泛用於旅行、運動及通勤生活。 EXPEDITION AT 一部專為旅行者精心設計的特殊車款,實現對旅遊探索的期待。兼顧可靠的高強度前避震車架,搭配26吋登山車輪組及煞車系統、前後貨架搭配齊全的馬鞍旅行袋、多組水壺架、發電花鼓燈組等特殊設計,無論穿梭在荒野或鄉間小路,讓您成為縱橫大地的探險家。 鴻太科技 林正義董事長、林鳴皐總經理、主持人 應鎮國 iF 是太平洋自行車在2009年推出的全新折疊車系列,iF 是 Integrated Folding (整合性折疊) 的縮寫。這個系列最主要的訴求在於讓大輪徑的自行車也能有折疊的功能,提供一個方便攜行或是收納的解決方案。 iF MODE 車身呈現流線的Z字造型,是一部只能在科幻片看到的超炫時尚都會車 Birdy 設計師之一 Markus Riese 德商 Riese und Muller 是由兩名從著名工業大學 Darmstadt University 畢業的年輕人 Markus Riese 及 Heiko Muller 所創立的。早在1992年時,Markus 及 Heiko 就想要研發一台具高性能的折疊車,第一台原型車就在 Heiko 家中的車庫完成的。Birdy 的創意使得 R&M 得到1993年的 Hessian Innovation Prize,在獲得這項肯定後,R&M 在1994的 IFMA 展及 Eurobike 展中展出了 Birdy 並獲得不錯的反應。然而 R&M 仍無法將 Birdy 量產化,因為銀行不願提供資金在如此新又尚未成熟的產品上,況且當時全歐洲也找不到願意生產 Birdy 的廠商。而這時,太平洋自行車的林正義董事長在秀展上花了三天研究這台車並立即決定不惜代價投資生產 Birdy 。林董告訴這兩位年輕人,『 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come to Taiwan. 』年底他們來到了台灣,也開始了 Birdy 的傳奇故事,也是個現代伯樂識馬的故事。 Birdy 目前銷售到日本、歐洲、美國、香港、韓國、澳洲、紐西蘭及台灣等國家地區,累積銷售已超過七萬台,每年更有超過萬台的銷售佳績。這幾年來不僅在報章媒體等有數千件的報導,更有車迷自組車隊及成立專屬網站意見交流。而榮獲德國設計創新獎 Hessian Innovation Prize(1993)、日本設計大獎 Good Design Award (2001)及中華民國小巨人獎(2002)等大獎更是全世界對 Birdy 的肯定及讚賞。慶賀Birdy上市滿十年,全新設計改款的單體式(Monocoque)車身甫推出也獲頒2006國際設計大奬 - "iF Product Design"。 GIATEX 可調整型的伸縮自行車,訴求的是一種生活化的休閒交通工具。車架結構安全、好騎(剛性好)、並具有極佳的收納性。 720 armour 為了滿足消費著的需求,不斷創新研發。 此次車展中特別吸引目光的就是"磁式"吸附鏡片,隨時隨地都可輕鬆更換不同鏡片。 CHC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設計師 黃偉峻 聚焦台灣,預見全球趨勢,2011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創新產品領導未來!
造型獨特車鈴 亞洲規模最大、全球三大自行車展之一的臺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 於3月16日至19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 主辦單位外貿協會以不斷追求創新、更多元化服務來提升展覽會質量, 不但每年展覽規模持續擴大,同時也使本展成爲全球自行車「高質量、高創意」 産品的展示平臺,滿足國際買主專業的采購需求。 2011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共有三大展區: 包含自行車零配件區,輕型電動車(LEV)區與自行車整車區。 特別值得一提的,本屆展覽將首次成立的法國國家主題館, 徵集包含知名Time Sport共14家法國廠商一同共襄盛舉。 主辦單位表示,本屆計有900餘家國內外廠商報名參展, 總需求近3,900個攤位,已較展場最大可容納之2,900個攤位 多出近1,000個,參展規模也更勝以往,爲23年來之最。 因此主辦單位也將首次規劃六樓以及加倍擴大戶外展場作爲展示區域, 來容納更多廠商並增加展品的豐富性。 本屆參展國外廠商主要來自於美國、加拿大、香港、日本、德國、 義大利、比利時、瑞士、荷蘭、英國等32國及地區, 指標性參展廠商如巨大(GIANT)、美利達(MERIDA)、愛地雅(IDEAL)、 建大(KENDA)、SRAM、MAXXIS、Shimano、TOPEAK、 Fulcrum、Hayes、Campagnolo、Continental、Colnago、 FSA及DT Swiss外,台灣最大之汽車廠中華汽車首度跨出本業, 將汽車製造技術轉入電動車的研發與生産; 另一個跨産業的日本三洋電機(Sanyo)也看好電動車環保節能之特質, 而投入市場研發;兩大知名企業跨産業之代表作不約而同都將于本展亮相, 相信是精彩可期。而順應世界綠色環保潮流, 本次展覽的電動車區也呈倍數的成長,展出規模將較去年擴大1倍以上。 |
||||||||||||||||||||||
|
||||||||||||||||||||||